稅收籌劃
稅收籌劃 >>
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行業背景
摘要:《人民日報》刊登文章指出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對于建筑行業而言,伴隨著我國人口紅利的消失,原本粗放式的發展方式,也將逐步向高質量方向發展。在這種大背景下,建筑工程企業的競爭將更為激烈,企業運營也會走向規范。

經濟模式
建筑工程是指通過對各類房屋建筑及其附屬設施的建造和與其配套的線路、管道、設備的安裝活動所形成的工程實體。建筑工程企業的業務流程大致為:項目市場出現——建筑工程企業承包項目——對項目施工——交付施工項目。
建筑工程公司普遍具有輕資產的特點,資產的主要組成部分為往來款,而固定資產很少;同時,流動資金占用也是普遍現象。這種模式,使得建筑公司在經濟擴張期時,享受高杠桿帶來的高收益。而在宏觀經濟偏緊的時候,也會承擔較大的訂單與回款壓力。并且,由于企業的有效抵押物較少,在融資方面也更為困難。
建筑工程公司普遍具有輕資產的特點,資產的主要組成部分為往來款,而固定資產很少;同時,流動資金占用也是普遍現象。這種模式,使得建筑公司在經濟擴張期時,享受高杠桿帶來的高收益。而在宏觀經濟偏緊的時候,也會承擔較大的訂單與回款壓力。并且,由于企業的有效抵押物較少,在融資方面也更為困難。
問題分析
建筑工程企業的財稅特征在我國,項目承包普遍采用投標制的承包方式,建設業主利用工程招標擇優選定承包人,設計施工單位進行工程投標競爭獲得工程項目。在施工階段,中標企業根據資質進行勘察設計、拆遷準備、建設施工、設備安裝等工作。業主驗收達到預期工程質量后,建筑工程企業進行交付。其與一般生產經營性的企業相比,有很大不同。
①建筑工程的工程周期很長,有時候會跨越幾年,收入核算時與其他企業有差別。
②異地施工現象曾遍。
③建筑工程企業占用資金量以及貸款利息等較大,在這些方面的計量要求特殊。
④建筑工程企業普遍采用投標制承包方式,企業生產多采用預約形式,建筑工程企業需要先投標獲得工程任務后,再以合同形式與客戶建立法律經濟關系。
⑤建筑工程企業的勞動隊伍一般沒有大量的固定人員,只擁有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主要的技術工人骨干,需要根據工程情況雇傭臨時合同工。
⑥建筑工程企業的產品定價不同于一般產品的批量定價,它是以造價文件對不同工程的定價,作為投標報價或結算的依據。
建筑工程企業涉稅分析
建筑工程企業涉及到的主要稅種包括:
①增值稅。一般建筑工程,轉讓無形資產與不動產,銷售自產設備等,均需要繳納增值稅。
②城建稅。隨增值稅、消費稅繳納。
③企業所得稅。企業經營所得與其他所得,均需繳納25%的企業所得稅。
④印花稅。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需要按收取費用繳納0.5%的印花稅,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需要按承包金額繳納0.3%的印花稅。
⑤土地增值稅。建筑工程企業的下游行業一般是房地產業,建筑工程企業的產品是不動產,因此,涉及到土地增值稅的機會比一般企業要多。土地增值稅適用超額累進稅率,伴隨增值額與扣除項目的比例不斷增大。
⑥其他稅種。包括資源稅、車船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環境保護稅等。
建筑工程稅籌方案
首先,在項目出現階段,要注意計稅方式的選擇。建筑服務一般計稅方法計稅的項目預征率為2%;適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的項目,包括以清包方式、為甲供工程、為建筑工程老項目等,提供建筑服務時,預征率為3%。用于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的進項稅額,不能從銷項稅額中抵扣,且要將規定的證明材料自行留存備查。除了自身項目對計稅方式的影響,如果建筑工程企業的下游企業是一般納稅人且采用一般計稅方法,建筑工程企業也應當選擇一般計稅方法,用以提供進項稅額抵扣發票。
其次,在項目承包階段,要注意減少分包環節。根據印花稅相關規定,凡是由兩方或兩方以上的當事人共同書立的應稅憑證,當事人各方都是印花稅的納稅人。建筑工程企業將所承包的項目分包或轉包給其他建筑企業,需要訂立分包合同或轉包合同,并交納印花稅。減少分包環節,可以減少計稅次數和金額,從而減少繳納印花稅。
然后,在項目施工階段,要注意兩點:
①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選擇。企業在施工建設過程中,一般需要大型設備,并且固定資產的價值往往比較大。其折舊年限的選擇,直接關系到成本與利潤的高低,從而影響應納稅額的多少。建筑工程企業應盡量采用稅法規定的最低年限,這樣做可以及時將折舊計入成本,減少當期應納稅所得額,從而獲取貨幣的時間價值。
②固定資產后續支出的資本化、費用化問題。根據稅法規定,當固定資產后續支出超過固定資產原值50%時,支出屬改良支出,改良支出應當分期折舊或者攤銷。如果建筑工程企業希望將后續支出作為固定資產維修支出于當期扣除,企業可通過分次維修的方法將相關維修支出的比例控制在50%以內。如果現在企業處于虧損或在預期的年度稅率將提高,建筑工程企業應盡量將后續支出資本化以加大資產的賬面價值,以平衡企業各年度的可扣除的費用。反之,如果建筑工程企業目前處于盈利階段或在預期年度適用低稅率,則企業應盡量將后續支出費用化,加大當期的稅前扣除項目從而減輕企業當期所得稅。
最后,在項目交付階段,要注意兩點:
①利用房地產開發資源。根據土地增值稅相關規定,從事房地產開發的納稅人按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金額和房地產開發成本之和,加計20%的扣除。建筑工程企業可以利用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為企業減輕稅收負擔。需要注意的是,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在企業的注冊資本、從事房地產開發經營年限、工程質量、公司人力資源等方面有較高要求。因此,如果單純只為了籌劃而辦房地產開發資質并不劃算。如果建筑企業本身就有跨建筑、房地產兩個行業的發展規劃,那么就可以利用該方式節稅。
②將轉讓不動產變為轉讓股權。法律規定,土地增值稅的納稅人,為轉讓土地使用權、房地產并取得收入的單位和個人。因此,轉讓股權不屬于轉讓不動產行為,不需要繳納土地增值稅。建筑工程企業可以將不動產所有權轉化為股權,然后再進行轉讓,從而減少土地增值稅的繳納。不過,該方法落地操作時具備一定的法律風險。
您目前查看的是建筑工程頁面,如果您有需要辦理營業執照、代理記賬、財稅服務等業務,請撥打咨詢熱線:133-233-69667
財稅知識